找到相关内容1831篇,用时3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广钦老和尚:辩论是不能解决事情的,要实实在在的修行

    实实在在的修行。」 这位同学马上跪下去,向老和尚顶礼,请求老和尚开示。 老和尚说:「你的、自大、贡高,是你所有烦恼的开始。」 这位同学就问老和尚:「要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?」 老和尚慈悲地说:「... (转)广钦老和尚:辩论是不能解决事情的,要实实在在的修行 记得还在读大学的时候,有一次和同学组团去参访广钦老和尚。在进去之前,有一位同学一心想要和广钦老和尚「辩」。一进门,尚末开口,广钦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4176278.html
  • 记有关“废除八敬法”的一场论辩

    之著作,因其敢做敢当而殊为难得。   2.但作者思路不清,佛学程度不足,世俗、胜义二谛之层级不明。所以全文错误太多,无法细列。举例而言,戒学是为尚有无明与的凡夫而制订的,希望以合理的行为规范与...家国了。   4.作者口口声声“废除八敬法”只照顾到“缘起生灭”而未顾及“缘起还灭”,但昭慧法师提倡“废八敬法”之理由,明确提及不宜以不合理的制度来强化修道人的与无明,认为要以正确的制度来匡正无明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50279909.html
  • 佛法对善恶的看法

    于佛法则认为是烦恼。佛法不说是恶,而说是不善或是烦恼,比如这个人懈怠、不精进、昏沉,他懈怠、不精进并未伤害到别人,以一般世俗来讲并不属于恶的事情,但佛法说这是属于烦恼,或这个人有贪嗔痴、,有邪知邪见...凡是起心动念有贪嗔痴、有、有懈怠,这些都要防范,就不能去做。所以说,佛法的要求比较严格,但是希望说从不善转为善,将来能解脱这才是究竟,不是只在善里面打转。因为只行善、执著于善,将来会往生天道享受福报...

    千佛山

    |善恶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092819720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身体有病苦时,求佛菩萨是否能得到感应呢?

    八万四千烦恼无明(梵语avidya)之病,佛何用说八万四千法门之法药呢?”   所以说,心病须心药,心病即是精神界,心灵上的思想观念出了毛病,知识上、知见上出了状况,也就是心对真理产生偏见...,佛即开一帖多礼拜诸佛的药方,因为礼拜能消内心贡高我心;若常诽谤讥笑他人,佛即开一帖多随喜他人功德的药方,因为常诽谤者,其内心就是出了毛病,缺乏随喜功德的本质,如此类推,众生一切心病有百千种类,佛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61412909.html
  • 当护人心勿夸嫌 息世杂善求往生

      又复当护人心,勿使夸嫌,动用自若;息世杂善,不贪名利,将过归己,捐弃伎能,惟求往生。 ——妙叶禅师   要紧是在最后这一句。前面都是往生的障碍,必须要把它排除,这一些障碍是大多数人都有的;因此我们自己也要认真反省、检点自己有没有?第一句是心,我们有没有贡高、这个心理;“夸”,夸张,这是属于贡高、;“嫌”嫌弃,也是这一分烦恼里面所生的,这个心就不清净了;果然心地清净,身就清净...

    净空法师讲

    |净土|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21173117421.html
  • 惭愧心

    自大的习性,故也含有一些神性的成分,而在神性中也同时会具有魔性。可是人性与佛性、神性与魔性之间的差别,很难分辨。尤其是神性与魔性往往是一体的两面,如果能有自我约束、自我反省及忏悔的修养工夫,便与佛性相应,便不容易表现出贡高的习性,也就不易显露出神性及魔性的霸气与邪气。   在人类史上,所谓天纵的圣人,毕竟不多,所以诸佛菩萨化现人间,也多以凡夫身修行成道。因此可说,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般若|圣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01585421922.html
  • 团体互动面面观

    接受,尤其当对方正中目标,为我们理出头绪、抓出盲点时,更应以感谢的心,欣然以对。仔细想想,这个世界上肯当著面,指出我们错误的人不多,拒绝接受,或竟然恼羞成怒,愈发显示执深厚、顽强,而其后果,必...种种习气、偏见所蒙蔽,而一意孤行、自以为是?是否昧于一己之私,而化回馈为攻击、化互动为自我掩饰?人际的互动,只要有一丝存在,即难以展开无我之悲心,怎能不善自警惕!至于慈悲心者,当深切体认互动过程中,...

    林武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3653123.html
  • [实相]释义

    无上甚深微妙法,很好!很难得!继续再深入,你越深入去体悟,你越稳定,到最后你真的臣服法界的话,你的自我、就会完全消失。当你完全臣服法界,自我、消失的时候,你会毫无作意、毫不用力的完全跟法界溶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353316.html
  • 惭愧心 ——圣严法师

    渺小,一个人对于社会历史的影响,也是微乎其微。虚骄自负的人,故意不想了解这个事实,结果呢,一旦受到挫折,便会信心全失,即可能变成一个自卑自贱的人物。 在人的潜意识中,因为有自尊自大的习性,故也含有...高的习性,也就不易显露出神性及魔性的霸气与邪气。 在人类史上,所谓天纵的圣人,毕竟不多,所以诸佛菩萨化现人间,也多以凡夫身修行成道。因此可说,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完人,或多或少都带著缺点和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5776398.html
  • 恭敬”、“求”本身即是佛法

    从恭敬中求,一分恭敬,一分利益;十分恭敬,十分利益。”大家对这句话很熟,但很少人真的体会“恭敬”和“求”法的意思,“恭”是“共心”,和佛共一心-体会佛教导的真义。“求”就是降伏“”(自我憍傲、怠慢...贪、瞋、痴、、疑。所谓恭敬中求,就是直接走出这些执着。   凡是不能恭敬,不能谦卑求的,必然还有骄慢、自大、自我保护等执的乌云障住,这些乌云不是障他人,是障自己的佛光开显。   印祖说...

    道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05476889.html